青春挺膺担当!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的公管身影

  • 发布者: 徐崇
  • 作者: 图/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委 文/王千予、受访者提供
  • 创建时间: 2025-04-09
  • 120

       2025年3月27日至31日,由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盛大举行。在这场汇聚全球智慧、聚焦科技创新的盛会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学院”)的学子们以青春之姿挺膺担当,闪耀着别样的风采。

       国科大精心选派了14名志愿者参与此次年会的服务保障工作。其中,4名来自公管学院学子化身“蓝水滴”,在中关村会议中心、新闻中心承担秩序维持、现场讲解以及售卖支持等重要任务。她们历经线上基础培训、现场通识培训、场地踏勘、彩排演练等一系列精心筹备环节,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力投入五天的现场工作中,为年会倾注了蓬勃的青春力量。

       “当机械臂递来咖啡时,我感受到了科技的温度。”公管学院民商法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王筠涵在会议中心的小关店铺负责库存整理、售卖支持等工作。与她以往参加过的学术论坛志愿活动不同,这次她需要充分发挥临场应对能力,解决岗位上每天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问题。她还主动熟记各个场馆的位置和路线,以便第一时间为参会嘉宾精准指路。在为嘉宾们提供温暖热情的志愿服务的同时,王筠涵也收获颇丰。她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当看到宇树 G1 机器人流畅地行走在场馆中,了解到展出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模型已在临床实现运动解码和语言解码时,她不禁感慨:“这些曾在视频中惊艳世人的科技成果,如今正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落地生根,真正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与王筠涵在同一岗位工作的苏知遥,已经在公管学院完成一年集中教学,目前在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院”)进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苏知瑶表示,这项工作极大地锻炼了她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当看到与会的中外嘉宾在她的讲解下选购到称心如意的纪念品时,她内心充满了荣幸与满足。在工作过程中,她还被产品零废弃的生产理念深深打动。她认为,物美价廉的回收材料制品受到消费者欢迎,正是对绿色经济理念的生动诠释,这也将给相关产业链和市场带来正向反馈,推动产业背后相关技术的提升,从而全面助力贯彻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学院培养的全球视野和跨学科整合能力的重要性。”黄柯境在公管学院经历了为期一年的集中教学,目前在战略院进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她在小关店铺的展位区域负责咨询引导服务,并为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参会者提供帮助。面对日均超百次的咨询量,黄柯境不仅为中外来宾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更在服务中触摸到了科技创新的时代脉搏,真切感受到了自己所学知识在国际舞台上的价值与意义。

       公管学院公共管理专业 2024 级硕士生陶思源也有着类似的深刻感受。“能在中关村论坛见证全球顶尖科技成果与人文思想的碰撞,是一段令人难忘且珍贵的经历。”陶思源在会议中心与新闻中心承担引导服务及文创产品展销工作。她清晰地记得,当菲尔茨奖得主驻足展台挑选纪念品时,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不远处与嘉宾互动拍照。这些生动的场景让她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创新早已突破实验室的边界,成为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重要实践课题。在展会中,她还看到了中国科学院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那一刻,她真正理解了“距离科学最近的地方”的深意,言语间满是身为国科大学子的自豪与骄傲

       以青春之名筑科技之梦,用专业所长展责任担当。国科大公管学子在中关村论坛年会这一国际舞台上,以扎实的专业素养诠释着青年的智慧与活力,用热忱的服务传递着科技的温度与温情。她们在志愿服务中见证了创新浪潮的奔涌向前,感受到了科技与人文的交融共生,用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了“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精神。她们的青春身影,成为了此次中关村论坛年会中一道亮丽且温暖的风景线。为公管学子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