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每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跟进一步,依靠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凝聚发展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从胜利走向胜利保驾护航。
公管学院院长潘教峰:专业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题中之义;科学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之举;学科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必由之路。
公管学院院长潘教峰围绕“智库科学”的概念和智库研究的内涵、“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关系、传统研究机构向智库转型的关键、学术探索与智库研究任务相互贯通的研究环境构建,以及战略咨询院发展愿景及战略目标等方面的问题,接受《智库理论与实践》专访。
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公管学院副院长王海燕认为,“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是报告中的一个亮点。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源泉和不竭动力,开辟了产业发展新空间,其鲜明特征是孕育孵化代表新兴科技方向、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未来产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公管学院院长穆荣平做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特别节目《大道之行》,畅谈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摘要】近20年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干细胞、生物信息存储、生物育种等前沿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诸多红利。一方面,生命科学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生命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引领了医学、农业、食品、能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前所未有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授陈凯华在《国家治理》周刊撰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发展重要论述及其战略意义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基于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与国内外环境,对下一阶段我国科技发展战略方向与主要着力点进行展望。
历经岁月洗礼,不少老字号资源被沉淀保留下来。然而,在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中,一些老字号却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