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一德: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
    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面临更多新任务、新挑战。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将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和阐释概念、探索和形成理论的知识创新过程统一起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在把握普遍规律和具体规律的过程...
  • 潘教峰 王光辉:科技强国丨奋力谱写科技现代化新华章
    新时代科技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四个面向”,落实“四抓要求”,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以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对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支撑,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路径。
  • 刘云 尹锋林:新时代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
    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国际环境巨变对知识产权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科技强国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 马一德:提振发展信心,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2023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提振信心、凝聚合力的总体思路和政策组合可谓切中要害,中国经济巨轮一定能劈波斩浪、稳健前行。
  • 马一德:引导保障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发展
    “知识产权制度是现代国家的基础性财产制度,也是保护创新的第一财产制度,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普遍经验,也是世界各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共同特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马一德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 潘教峰:完善创新体系 筑牢发展根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加强科技前瞻和预测预见,洞悉科技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超前谋划和布局科技发展
  • 刘云:评价改革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回眸
    创新活力,发轫于优良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打破了束缚科研人员施展才华的条条框框,释放出我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澎湃活力。
  • 公管学院院长潘教峰做客科学四十人闭门耕谈中国要怎样发展大科学装置
    斥资几亿、几十亿的大科学装置,规划和建造应当如何决策?大科学装置是盛宴已过还是正当其时?中国现在的大科学装置数量是多是少?大科学装置在研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 马一德:护航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知识产权以市场为基础、按创新要素价值分配资源,是真正让各类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制度机制。
  • 宋河发: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