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教峰:完善创新体系 筑牢发展根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加强科技前瞻和预测预见,洞悉科技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超前谋划和布局科技发展
刘云:评价改革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回眸
创新活力,发轫于优良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打破了束缚科研人员施展才华的条条框框,释放出我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澎湃活力。
公管学院院长潘教峰做客科学四十人闭门耕谈中国要怎样发展大科学装置
斥资几亿、几十亿的大科学装置,规划和建造应当如何决策?大科学装置是盛宴已过还是正当其时?中国现在的大科学装置数量是多是少?大科学装置在研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马一德:护航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知识产权以市场为基础、按创新要素价值分配资源,是真正让各类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制度机制。
宋河发: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一德:高效能法治护航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每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跟进一步,依靠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凝聚发展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从胜利走向胜利保驾护航。
潘教峰:智库建设须寻学术之根 筑科学之基
公管学院院长潘教峰:专业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题中之义;科学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之举;学科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必由之路。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转型发展与未来愿景——专访潘教峰院长
公管学院院长潘教峰围绕“智库科学”的概念和智库研究的内涵、“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关系、传统研究机构向智库转型的关键、学术探索与智库研究任务相互贯通的研究环境构建,以及战略咨询院发展愿景及战略目标等方面的问题,接受《智库理论与实践》专访。
公管学院副院长王海燕解读二十大报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是关键要素。
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公管学院副院长王海燕认为,“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是报告中的一个亮点。
潘教峰等:把未来产业作为发展重要引擎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源泉和不竭动力,开辟了产业发展新空间,其鲜明特征是孕育孵化代表新兴科技方向、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未来产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